书签正能量
沪昆高铁的线路设计,让人摸不着头脑。火车都开到醴陵了,愣是拐了个弯,直奔长沙,把株洲甩在一边。株洲,曾经的铁路大佬,如今只能干瞪眼。为什么不给株洲设个站?醴陵都沾了光,株洲却吃了闭门羹。
株洲不是小地方。工业底子厚,经济也不赖。2023年,株洲GDP超过3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了工业的半壁江山。这样的实力,配个高铁站不过分吧?再说,株洲的地理位置也不差,卡在长沙和湘潭中间,交通枢纽的名号不是白叫的。沪昆高铁偏偏绕道,硬是让株洲的火车站成了摆设。
背后的事儿,没那么简单。线路规划的时候,地形、成本、客流都得算一笔账。醴陵地势平坦,建站成本低,施工难度小。株洲呢?市区地形复杂,征地拆迁的钱能让人脑壳疼。加上长沙作为省会,客流吞吐量大,优先级自然高。设计师们可能合计:株洲离长沙就几十公里,坐个城际铁路凑合吧。
但这账算得有点偏。株洲的工业园区,每天货运量不小,高铁站能拉动物流和人流,经济效益明摆着。错过高铁,株洲的区位优势被削了一截。企业想招高端人才,交通不便就是个硬伤。长株潭一体化的口号喊得响株洲却像被晾在边上。
再看醴陵,设站之后,游客多了,陶瓷产业也跟着沾光。小城市借着高铁翻了身,株洲却只能看着别人吃肉。规划者可能觉得,株洲有普铁撑着,不差这一站。可现实是,高铁的辐射力,普铁哪比得上?
株洲的交通地位下滑,怪不得线路设计。眼下,株洲只能靠城际铁路和长沙“借光”。未来想翻盘,怕是要在区域规划上多下点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