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提速45天背后——市“三高”指挥部举行案例大讨论活动

株洲 更新于:2025-06-21 12:48
  • 酱紫的阿满
    新闻网6月18日讯(记者 廖喜张)2023年末,播下双碳产业园的种子;2024年终,项目一期破土成峰。

    重重挑战之下,依然提前45天竣工投产。中车双碳产业园高效推进背后,“加速密钥”何在?

    6月18日,市“三高”指挥部举行“如何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服务”案例大讨论活动,以该项目为样板,深入解剖株洲项目建设的核心密码,提炼可复制推广的“株洲经验”。

    亮出关键一招

    中车双碳产业园项目,是株洲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

    根据规划,项目将建设为集双碳业务总部、研发中心、制造基地、检测试验与中试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并配套建设国内领先的光伏电站、储能及能源管理系统等示范工程,建成后预计产值超百亿元。

    2023年底,项目落户清水塘产业新城后,挑战接踵而至——

    因涉及3个市政配套PPP项目清查,导致实施主体需变更、立项流程要重启、建设资金无着落等连锁反应。按照正常流程,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以上。既要守住合规底线,又要压缩流程周期,怎么办?

    项目建设中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毁了地下暗渠,导致工地大面积塌方。既要保证上游居民的排涝需求,又面临工地施工安全保障,多个紧急停工的合理理由摆在面前,怎么办?

    “汽车行业飞速发展,落后一步就步步落后,这个项目是我们跑赢行业大势、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早一天投产就多一分胜算。”中车时代电驱是双碳产业园项目首个入驻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彭靖说出了企业的心声,也说出了大家的压力。

    难题如山,如何破局?

    市“三高”指挥部项目攻坚组亮出关键一招——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服务”。该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化、标准化、节点化管理,以问题为导向,实现对每个环节的精准把控与高效协同,打通项目从谋划、建设到投产的全流程堵点。

    随后,一个个难题被纳入到精细化服务清单。在相关部门和企业通力协作下,问题高效化解,项目重回正轨。

    梳理三大关键

    培育制造名城,核心在产业,关键在项目。

    近年来,我市以项目主题年活动为抓手,锚定“1235”攻坚目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际推进过程中,中车双碳产业园遇到的问题,在其他部分项目上也同样存在。集中起来,可梳理为“前期审批弱”“建设推进慢”“管理服务虚”三大关键。

    1个项目,设置1个工作专班,配备1名专业代办员,建立1个微信调度群。这种“四位一体”的服务机制,成为破解“前期弱”问题的关键。2024年汛期时,中车双碳产业园项目地块内暗渠发生垮塌,问题在调度群内上报后,代办员即刻赶赴现场,专班迅速介入协调。复杂问题简单化,解决问题高效化,赢得各方好评。

    项目“推进慢”问题怎么解决?立足项目需求,我市深度优化审批环节。市、区两级行政审批部门深入项目现场调研,精准摸排堵点,梳理关键节点,科学编制倒排计划表和路线图。

    随便翻开一份倒排计划表,内容详细到每一步“动作”:什么时间节点,要准备哪些资料,流程上该怎么操作,哪些审批可以同步,哪些事项可以技术前置审查。如此精细化服务之下,中车双碳产业园项目规划审批、土地征拆、施工许可等环节都实现“并联审批”,项目从招商到一期投产,仅用时28个月,较常规工期缩短近40%。

    破解“管理虚”问题,重在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有效合力。针对项目配套设施滞后等问题,市“三高”指挥部项目攻坚组密集调度,累计组织专题调度会、现场协调会20余次,有效整合市区职能部门、平台公司及企业力量,协同发力,确保项目按期建成。

    “项目提前45天竣工,重点客户生产线更是提前100天入驻,为我们产业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会上,彭靖为我市服务项目的“精细服务”“高铁速度”连连点赞。

    获得全省推介

    实践证明,精细化服务不是“额外负担”,而是提升项目效益的“倍增器”。

    近年来,我市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服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果子熟了、湘钢梅塞尔株洲制氢等一批项目实现“当年启动、当年投产”;凯睿思覆铜板设计变更、荷塘区电力检修基地征拆供地等一批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值得一提的是,聚焦重大项目难题建立的分级、分层、分类周调度模式,还获省发改委典型推介。

    这套模式,也在各县(市)区开花结果。例如,荷塘区按照服务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精心绘制《重点项目服务管理流程图》,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一图指引”工作体系,精细化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如何推动一类问题解决

    在此基础上,如何跳出问题看问题,从解决一个问题,到推动一类问题解决?

    案例讨论活动中,市、区两级“三高”指挥部的年轻干部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从项目的全流程出发,制定更加精细化的负面清单,明确一系列禁止类行为,既能够规范管理,又能赋予项目单位、企业更多自由。”

    “要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基础性、共性问题,要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在前面。”......

    来自市发改委、中车时代电驱公司、市清水塘投资集团、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等职能部门、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就中车双碳产业园项目建设全过程分享各自的体会和经验。

    靶向攻坚、精准施治。活动中,市“三高”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剑飞表示,举行案例大讨论活动,是要进一步理清项目建设的思路,抓住项目建设的重点,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他要求,要以更高的站位抓项目,着力解决认识的问题;要以更高的理念抓项目,着力解决方法的问题;要以更好的机制来抓项目,着力解决管理的问题,紧扣“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服务”,聚焦“前期弱”“推进慢”“管理虚”三大关键环节,将精细化服务深度融入项目建设全链条,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注入更强动能。

    一审:王莉

    二审:李苗

    三审:何芳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