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春节习俗。以下是一些株洲地区的传统年味和欢庆新春的活动:
### 贴春联和窗花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红的春联和窗花,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 烧鞭炮和放烟花 春节期间,株洲人喜欢燃放鞭炮和烟花,以驱邪避凶,迎接新的一年。
### 包饺子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寓意团圆和财富。
### 吃年夜饭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家人团聚,共进美食,享受天伦之乐。
### 拜年钱 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 舞龙舞狮 春节期间,舞龙舞狮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吉祥如意和繁荣昌盛。
### 祭祖 春节期间,人们会祭拜祖先,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
### 看春晚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守岁,观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 赏花灯 元宵节时,株洲人会赏花灯,猜灯谜,欢度佳节。
这些习俗和活动,不仅体现了株洲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举报 -
株洲
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各地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株洲人在春节拜祖的时候最有讲究,首先在神位的供桌中间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就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
湘潭
星火龙表演
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长沙
“年财佬、出天行”
长沙人过年须过大半个月,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开始过。除夕那天,常年在外的朋友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吃节。团圆饭。那天,晚辈向长辈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长辈们给小孩子发红包,祝愿新的一年新气象,红红火火。所有人凌晨12点燃炮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一大清早起床各家各户都会在神灵前贡上甜料,敬慰祖先。接下来便是“忙的不亦乐乎”的亲戚访。
长沙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湘西
湘西过春节和汉族不同,要过“赶年”,是湘西土家族民间最大的节日。过赶年时间是:如腊月大,过二十九日,如腊月小,则过二十八日。因为总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叫做过赶年。湘西过赶年,具体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即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到过“赶年”这天,每天都有具体的安排;二是敬神阶段,即在过“过赶年”这天的下午三时左右,按照顺序先后敬供历代祖先、彭公爵主、灶神、土地神、四官神、门神等神灵;三是正式过“赶年”,即全家男女老小,共吃团年饭,边吃边唱祝酒歌,一派热闹气氛。吃完团年饭后,全家在火床上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刚进凌晨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进行抢年。
岳阳
“百里鱼、团年饭”
岳阳地区俗称“过年”,风俗大体同祖国各地相同,除杀鸡、鸭、放鞭炮、贴春联外,在腊月三十日吃“团年饭”,十分丰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鱼这个菜,显示吉祥有余之意。解放前,一些地区鱼较少,为了有"百里鱼"这个菜,用木头雕刻一个“百里鱼”,放在盆中,撒上葱花,象真鱼一般。人们极重视团年饭,外出的人在千里迢迢往家里赶,家里人等了又等。吃团年饭,要关着门,意在不让财宝跑了。饭后放上一挂鞭炮,表示已吃过了年饭,人们可以走动往来了。
举报 -
举报